名著是什么意思
名著,通常指的是具有较高文学、艺术价值和深远社会影响的作品。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其独特的思想内涵、精湛的艺术表现或丰富的历史价值而被公认为经典,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。
在文学领域,名著一般指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的、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。这些作品往往以深刻的思想、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,能够跨越时空,引起不同时代、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共鸣。
在中国文学中,名著更是璀璨瑰宝,如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和《三国演义》被誉为四大名著,它们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此外,名著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,如按篇幅可分为长篇、中篇和短篇小说;按类型可分为小说、诗歌、戏剧等。
“名著”是一个常用词,指那些广为人知、影响力深远、艺术价值高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的优秀文学或艺术作品。
简单来说,一部作品要被称为“名著”,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点:
1. 知名度高:被大量的人所知道和讨论。
2. 有影响力:其思想内容、艺术手法或它反映的现实社会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。
3. 艺术价值高:通常被认为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或佼佼者,具有很高的文学性、思想性或艺术性。
4. 时代价值:即使过了很长时间(上百年甚至数百年),其内涵和情感仍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,具有恒久的魅力。
5. 被反复阅读和研究:常作为文学教材、研究对象,被不同代际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阅读和解读。
关键点:
* “名”指的是作品本身的声誉和地位。
* “著”指的是著作、作品。
* 一部作品成为“名著”的过程通常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、读者的检验和评论家的肯定。
需要注意的是:
* “名著”不限于一本小说或一本书,也可以指一首诗、一部戏剧、一幅画等。
* 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说的“名著”大多是指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,像是出自大家、名家里的重要作品。例如中国的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(四大名著),西方的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(托尔斯泰)、《百年孤独》(马尔克斯)等等。
* 不是所有有名气的作品都是“名著”,有些作家是因为热点事件或当时人物一时出圈而成名,但未必是真正的文学经典,更不会流传到后世为“名著”。
总结来说,“名著”就是经过历史沉淀和广泛认可的、具有极高声誉和永恒价值的经典作品。
名著是什么意思此文由小祁编辑,于2025-07-02 18:11:32发布在句子栏目,本文地址:名著是什么意思/show/art-28-409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