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辙之鲋成语故事
“涸辙之鲋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。
故事讲的是:庄周在路上看到一条断了的鱼,它在水坑里挣扎求生。庄周拿出自己的酒肉喂它,但鱼吃饱了却仍然活着,因为它渴望回到江湖里去。庄周感慨地说:“涸辙之鲋,相濡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意思是,这鱼在干涸的车辙里挣扎求生,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以保持湿润。虽然这种行为看似自私,但在困境中相互帮助是人之常情。
后来,“涸辙之鲋”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在困境中互相帮助,也用来比喻处境非常困难,无处求助的人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我们应该互相帮助,共同度过难关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珍惜生命,及时寻求帮助,不要让自己陷入绝境。
涸辙之鲋读音是什么意思
“涸辙之鲋”的读音是hé zhé zhī fù,意思是指涸辙之鲋,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中的寓言故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周曰:‘诺,我且南游吴越之王,激西江之水而迎子,可乎?’鲋鱼忿然作色曰:‘吾失我常与,我无所处。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。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!’”后人据此典故引申出了成语“涸辙之鲋”,用来比喻在困境中急切需要帮助的人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需要,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专家。
涸辙之鲋成语故事(涸辙之鲋读音是什么意思)此文由小柏编辑,于2025-10-17 00:08:31发布在句子栏目,本文地址:涸辙之鲋成语故事(涸辙之鲋读音是什么意思)/show/art-28-598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