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鹿易形是什么意思
“马鹿易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1. 基本解释:“马鹿易形”原意是指“马与鹿同形”,后来引申为“混淆是非,颠倒黑白”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故意混淆事物的真相,颠倒是非的行为。
2. 出处: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张岱的《西湖梦寻·断桥》:“且白公堤上,往来如梭,亦有乘者,亦有负者,然其名犹未改,真所谓马鹿易形者也。”这里通过“马鹿易形”来形容白堤上行走的人们与真正的马和鹿难以区分。
3. 近义词: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“混淆是非”、“颠倒是非”、“指鹿为马”等,这些词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,即故意混淆事物的真相。
4. 使用示例:在《东周列国志》中,就有“且姜戎之兵,所以入郑者,谓我无德,欲援之以自救。我无德,而彼征之,是弃德任怨,而以劳民伤财也。郑岂忘王之恩,顾其本乎?且马鹿易形,必不永宁。”这里用“马鹿易形”来比喻那些不辨是非、颠倒黑白的行为。
综上所述,“马鹿易形”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,用于形容故意混淆是非、颠倒黑白的行为。

什么叫马鹿
马鹿,学名Cervus elaphus,又称梅花鹿、白鹿等,是偶蹄目鹿科鹿属的大型哺乳动物。它具有以下特征:
1. 体型:马鹿体型较大,体长可达2.5米,肩高约1.2米,体重可达100-200公斤。
2. 毛色:马鹿的毛色通常是棕黄色或红棕色,有明显的白色斑点,因此也被称为“白鹿”。
3. 角:马鹿的角较大,每年春季脱落一次,新角在秋季生长出来。角上有许多分支和尖刺。
4. 尾巴:马鹿的尾巴较长,呈圆锥形。
5. 蹄子:马鹿的蹄子较大,呈椭圆形,中间有一个蹄缝。
6. 生活习性:马鹿主要生活在森林、灌木丛和沼泽地带,以草本植物、树叶、嫩芽和果实为食。它们是群居动物,通常成群结队活动。
7. 繁殖:马鹿的繁殖期在每年的春季,孕期约为5个月,每胎通常产一仔。
马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,因为过度狩猎和栖息地破坏导致其数量锐减。在一些地区,马鹿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。
马鹿易形是什么意思(什么叫马鹿)此文由小韦编辑,于2025-10-25 06:51:06发布在句子栏目,本文地址:马鹿易形是什么意思(什么叫马鹿)/show/art-28-619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