扪虱而言的解释
“扪虱而言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。它的意思是,边疆的士卒都能摸到虱子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不经意间谈论起重要或高深的问题。
在这个故事中,苏秦在游说秦王时,提到自己在随齐王出游时,他曾与同窗好友鬼谷子谈论天下大势。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天下时,他回答说:“天下之大无过于死人,而臣之所以敢言者,死人之外耳。”接着,他又举例说:“夫揣天下之势,必从其欲。而天下之人不得其欲,故揣必从之。今在吾君之侧,必有能揣我之心者。夫以一缕之任,系千钧之重,上悬无极之高,下垂不测之渊,虽欲不操,必从之无疑。故曰:‘揣天下之势,必从其欲。’”苏秦在这里用“扪虱而言”的比喻,说明即使是最普通的人,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,也能谈论起高深的问题。
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不经意间,甚至在琐碎的事情中也能谈论起重要或深刻的话题。它强调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。

扪虱而谈文言文翻译
“扪虱而谈”在文言文中的翻译是“扪及虮虱”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列子·滑稽》,原文是“陈正国曰:‘寡人闻楚国有触鳞之鱼,必有憊事,今触鳞者诛,陛下亦有危乎?’对曰:‘圣主不矜名,不计利,故能成其德。仁者见之,知其本;强者见之,知其强。智者见之,知其谋;勇者见之,知其决。是以愚人畏凶,智者无惧。……’于是,陈侯拨剑拔鞘,曰:‘臣愿得试之。’……(冯谖)因俯而扪之,惊曰:‘奇哉!鳞之遍体,无碎无一异者。’”后人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“扪虱而谈”,形容人既敢谈论国事,也敢于评论他人,甚至勇于谈论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丑恶事情。
请注意,“扪虱而谈”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,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典故来引用。同时,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处理,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。
扪虱而言的解释(扪虱而谈文言文翻译)此文由小朱编辑,于2025-11-08 00:10:25发布在句子栏目,本文地址:扪虱而言的解释(扪虱而谈文言文翻译)/show/art-28-64842.html